2016年3月16日 星期三

台東我來了之DAY2【栗松溫泉+伯朗大道+鐵花村】


第二天的行程只有一個重點,栗松溫泉!
第一次認識他是在深 ‧ 旅行_One Trip在facebook發表的動態,覺得也太美,但未細看他在哪裡~
後來又在台東製造看到他的行程介紹~可以參考他這篇寫得蠻詳細的~
【台東旅遊】2016新年第一發!栗松溫泉:台灣最美的野溪溫泉,白煙氤氳,山谷間藏如翡翠般的靜謐時光。

這裡再次整理一下要去栗松溫泉該注意的重點:

1.如果從台東市區開車前往大約需要2個小時,到達管制口約1.5小時。

2.目前通行路段有實施交通管制,位於南橫公路台20線182K+650(六口溫泉處)至霧鹿隧道口處,每日僅有五個開放時間,開放時間:07:00~08:0009:30~09:4511:30~13:0015:00~15:1517:00~18:00
如果有要前往可以洽詢交通部公路總局第三區養護工程處 電話:089-811024,詢問一下目前的管制情形。



其管制位置就位於天龍飯店在往前不遠處,所以如果實施管制期間要去的人不想早起,可以選擇住在天龍飯店,這樣起床後整理一下就可以直接到管制處排隊等通行~

那如果是住市區或是較遠地方的人可以定位在天龍飯店,抓時間在開放時間的時候抵達,過管制入口後開車再30分鐘就會抵達栗松溫泉的登山口了~

天龍飯店隔壁就是派出所,有廁所可以使用,不然到了目的地就無廁所可用,回程也可以來這裡梳洗更換衣服。

派出所對面有一家雜貨店,出發時水帶不夠或是想要買一下舒跑可以在這裡添購。

3.過了管制入口後,大約再開30分鐘,約台20線168.5K處有一不明顯的小叉路,會看見栗松溫泉的入口指示牌!沿路如果看到很多車子停在路邊,那大概就是了。

4.之前台東製造以及其他人分享的介紹中,說到看到指示牌後還可以往下開,是路寬約一台車的小路,路況普通,沿著小路約開15分鐘,即可看見一處私人停車場,汽車停車收費有人說是NT.150也有200元/輛。但我在105.02.28前往的時候,這條私人道路是未開放的,用鎖鏈擋起來了,所以才會很多人停在台20線上走路進去,所以這段路走路單程會再花費30分鐘。

5.前面這段路走完後,就會看到登山入口的指標,走路至溫泉大約60分鐘,高低差約400公尺,後半段的陡峭路途約200公尺,近乎垂直,需要依靠繩索才有辦法抵達。

6.我去的時候是抓9:30通過管制區,回程抓15:00到達管制區,意謂我須規劃9:30通過管制區後,需再車程30分鐘,10:00抵達台20線168.5K處停車後開始健走90分鐘(加本來可以開車直登登山入口處那段30分),11:30抵達栗松溫泉,遊玩1小時,12:30離開,再健走90分鐘後14:00回到車上,開車30分鐘,14:30抵達交通管制區。這邊會有多出30分鐘的緩衝時間是怕像是遇到停車難停或是垂直攀登時間需要排隊。
會選擇15:00離開而非17:00是怕山上天氣多變化,還是別太逗留。

7.需要準備手套、健行期間止滑的鞋子(有人穿登山鞋有人穿雨鞋,雨鞋建議裡面再穿厚襪)、溪流行走時的涼鞋、泳衣、一套乾淨可以換洗的衣服、水跟糧食。
手套的話其實登山口會有很多使用過的供人重複利用但基於衛生問題我是選擇自備,主要是到時候垂直路段要攀爬時使用。
鞋子的話因為路段都是泥土地,就算平常未下過雨也因為被大家踩得很光滑,所以還是選擇止滑。
泳衣因為抵達以後沒有地方可以更換所以建議一開始就穿上(我是穿上運動內衣搭配泳褲)。
涼鞋如果沒有的話溪流行走的一小段路上要注意採石頭會滑的問題。
一套乾淨可以換洗的衣服的話可以放在車上,回程再更換。

至於登山杖我真心覺得不要帶比較好,因為整段路程每個步伐大小的距離,都有釘上像工地的那種鐵條,鐵條間也有拔上很粗的繩子,而且幾乎每個鐵條上還都有插著手套(在漆油漆用的那種手套)方便你支撐。

8.探索栗松溫泉最佳的時間是11~4月,每年少雨的時候,春夏雨季則不建議前往,因為溪流容易暴漲,不僅溫泉容易被蓋過,溯溪的危險性也增加。

9.栗松的泉質是屬於弱鹼性的碳酸泉,水溫約45℃~65℃,酸鹼值約pH7,富含礦物質,可以泡的範圍有用沙包圍起來,大小應該是可以容納10幾個人,只是有點擁擠,但是挑戰成功來到這裡大家都很開心氣氛很愉悅其實不會讓人不舒服。

開始介紹當天的經過,因為住在市區,我7:00起床,7:30抵達中華早點【台東市中華路一段169號】,並在此用完好吃的滷肉飯,滷肉飯大推要加一顆荷包蛋,把蛋搓破後蛋汁跟米粒融合在一起,那吃起來的滋味真是讓人難以忘懷,是一天的活力來源!另外我還有點了蛋餅,他的蛋餅是古早味方式,用粉加蛋調完煎的,好好食~

另外還外帶了黑糖饅頭夾蛋夾火腿,加上用保溫杯裝了奶茶,準備在栗松溫泉時享用。

8:00開始出發,大概在9:20抵達管制區,在這裡還有一個六口溫泉,大小應該只有一坪,等待時可以在這裡小休息一下。

真的是有六口,只是其中幾口太燙了所以關上了
10:00抵達以後開始步行。開始不斷的下坡,雖然下坡走路比較不累,但因為路滑也走不快,到達下切地方開始要攀爬,但因為這段是單向,所以約莫等了15分鐘等一批人爬上來,看大家步調很緩慢也蠻喘的,可是你一問大家都會說很值得~

這段路原本可以開車但我去的時候只能步行,大概30分路程


這裡開始要花1小時去探訪栗松溫泉

全程皆是這樣的下坡

路蠻滑的別學我穿涼鞋我有練過XD
沿路都有鐵條維護得很好
這裡是垂直的路段,我掙扎了很久,是哭哭啼啼下去的,但不難啦是我沒用

11:30抵達以後,在溪邊先把鞋子、褲子、外套脫掉,跟較不重要的物品放在碎石上,只要背一個小包包(裡面裝一些水跟糧食、手機重要物品)即可,注意要防水。穿過溪流到對岸,橫越大石頭上,就可以看到那整面的綠寶石,就是溫泉所在處囉~

遠方的綠寶石就是我們要拜訪的秘境
是從照片上那個平緩的地方越過溪水,在攀一下這石壁就可以到達(我有穿泳褲還有腿太粗抱歉)

大自然的美就要留在回憶裡不要破壞!
河水很冰要注意不要抽筋,然後就可以把包包卸在岸邊,我只拿著饅頭、保溫杯跟手機,就過去泡溫泉了~再次叮嚀手機要注意防水!

這時候大家的心情基本上是很雀躍的,連麻煩別人幫你拍照,他們也都很樂意,我遇到的大哥就一直連拍,拍到我們都想不到要擺甚麼姿勢了他還說再來一張,多拍不用錢~

再來在12:30左右開始回程,回程就是漫長的上坡,會有點喘,要注意調節呼吸~

通過管制口回去後我們在派出所更換完衣服,原本想去天龍飯店的後面走一下天龍吊橋,才知道他早已是危橋所以禁止通行~

就直接前往伯朗大道,16:00左右到了吉本肉圓吃了一下肉圓,在要去吃有名的大池豆皮店【池上鄉大埔村大埔路39之2號】雖然介紹是說到18:00,但16:30到時已經售完了!果然很熱門~

直接前往伯朗大道,沿路都有腳踏車出租的店在揮手,我們停在廟前想說停車不用前但要收費50元,但租腳踏車可折抵,就租了雙人自行車,好像是200元。

其實租一般自行車就可以不用租到電動的,因為幾乎都是平地~也建議還是租自行車,才可以繞比較多的路~

但因為開始下起小雨,越騎越冷就只跟金城武樹拍了照就還車了,其實遠處看起來更漂亮喔,也不用跟大家擠在金城武樹排隊拍照啦!只是說沒跟金城武樹拍照就像沒到伯朗大道一樣所以大家還是會要拍一下!

回市區以後去吃了有名的阿賓羊肉,男友點了他到台東必吃的羊肉炒麵大辣,他們的辣椒就像不用錢似的撒了一大把的男友吃到流淚流鼻涕,衛生紙用了好幾張!

後來還去市區的歐都那用5折的價錢買到gore-tex的外套,他們家的版型比較適合身高矮小收不長的女生,超開心!

然後還走了一下鐵花村,鐵花村附近的腳踏車道看起來很舒服,下次要來騎一下腳踏車~

隔天的麻荖漏步道因為地滑沒去,所以那天的行程只有三仙台,所以就不介紹了~
離開前到明隆春捲專賣店【台東市正氣路489號】買了春捲(我愛春捲是因為他的素食的會有滿滿的生菜我很喜歡)就結束這3天的行程了!

說到春捲的話高雄建功路上的那新開的夜市有賣春捲素食的35元也很好吃喔(在嘉義火雞肉飯的對面)

2016年3月15日 星期二

台東我來了之DAY1【大武森林步道+多良車站+鯉魚山步道】

話說228的環島計畫失敗後,馬上推出方案B方案C,原本想說那騎機車到台東、或是到墾丁,可是重機的租借費蠻高的,加上你也知道那個好逸惡勞~我跟男友決定開車前往台東,來個台東在地之旅3日遊~

以往確定好地點以後,搜尋的關鍵字會是台東 必吃””台東 必玩,這是我搜尋的關鍵字是台東 登山””台東 秘境””台東 在地,後來發現一個不錯的網站,叫台東製造,認真地看完了他的每一篇文章,確定了我主要的重點。
主要景點:栗松溫泉、大武國家森林步道、鯉魚山步道、麻荖漏步道。
觀光景點:多良車站、伯朗大道、三仙台、台東森林公園。
主要餐點:這次的行程都在野外,所以把重點放在早餐,中華早點、早點來。
住的部分住在男友表姊家,在台東市區。

DAY110:30高雄à13:00大武國家森林步道à14:30多良車站à15:30賓朗香腸à16:30鯉魚山步道à17:30桂田酒店buffet
DAY27:30中華早點-滷肉飯+à10:30栗松溫泉à16:30吉本肉圓à17:00伯朗大道à19:00夜市
DAY308:00早點來à10:00麻荖漏步道à12:00午餐à14:00三仙台à15:30市區伴手禮à20:00高雄

第一天第二天行程基本上有順利完成,第三天的麻荖漏步道因為天雨地滑,又沒有任何裝備所以放棄,直衝三仙台後回市區吃午餐。(麻荖漏步道我是參考這篇,覺得是個輕鬆的小行程並未準備任何裝備,只帶了水跟一些食物,但遇到前天天雨路滑,就不適合行走了,還是該有登山鞋及登山杖和我一定要穿著的手套不然我常東摸西摸我才能前進)

105.02.27,這天睡到飽以後,從高雄老家出發,因為早餐吃得飽又吃得晚,所以10:30出發後,途中只有在屏東要往台東的711休息後買個咖啡就繼續開車,並未停留吃午餐。
沿路交通順暢,可能假日考慮到車輛南下的車流較多的關係,原本北上的路雙線車道被縮成只有一條,另一條改為南下,所以南下變成3線道,又有交警在指揮,並沒有太大的塞車。
我在逆向開車!



很順利地來到第一站大武國家森林步道(在林務局大武工作站的旁邊,定位可以定在大武工作站),別被這個國家森林步道的名稱唬到,覺得是條很難走或是很長的步道,
這裡引述TAITUNG Taiwan's Treasure關於大武國家森林步道的介紹:

印象中的森林步道,似乎得在荒山野嶺間,想要體驗在森林中的生態之旅,就得全副武裝並先練好體力的感覺。但位於臺東縣大武鄉境內的大武國家森林步道,是一條適合全家大小前來踏青的親民森林步道。步道全長約一點三公里,海拔並不高,全程也只要30分鐘,走起來並不會消耗太多體力,屬於環狀步道,整條步道主要是以舊枕木鋪設而成,但因為此步道屬於低海拔的闊葉林生態系,是大武自然保留區的一部分,自然生態佔90%以上,原始狀態居臺灣國家公園之冠,所以又有「臺灣後花園」的美稱。
步道的起點在林務局大武工作站旁,清楚好找,步道沿路設有觀景亭、石桌和座椅,方便遊客休息,還有解說清楚的植物解說牌介紹植物特色。森林步道的絕佳位置,在此可近山觀海,眺望大武溪口、太平洋、佳洛水海岸、臺東市區、南迴公路,天氣晴朗時,甚至還可望見綠島和蘭嶼。由於生態豐富,有水鹿、臺灣黑熊、石虎、穿山甲、藍腹鷴、臺灣彌猴、臺灣山豬、臺灣雲豹等珍貴保育動物棲息在此,不時還可見飛鳥及蝴蝶、昆蟲、蜘蛛和爬蟲的蹤跡。

只要30分鐘的路程,入口跟出口又是同一的點,車子可以停在大武工作站的外面停車場,停好了以後步道就在旁邊,開始走吧~
開車時看到的海大家會覺得很美吧~總會在方便停車的地方停下來拍個照,來到這裡看到的海更是美呆,房子小小的很可愛~步道的路寬又整潔,坡度也不高,聊聊天不小心就走完了,本來要休息的餅乾也沒吃到呢~很推薦在這裡走走呢~離開時才發現他跟大武彩虹街很近,大家也可以順路去看看~






沿路幾乎是這樣的木頭棧道,很好走

我拍照太隨興了拍不出那美麗的感覺,可以的話眼見為憑去看看吧~

接著因為順路所以安排的多良車站,因為是觀光景點的關係,快抵達時候就會發現沿路很多的車輛,要注意不要違停會有警察在巡視,要穿越馬路也要小心~
可能因為假日的關係,所以車輛要停在台九線上,不能開上去,要往車站的路路面很寬可容納1台車進出且是水泥路好走,但因為坡度較高,所以可能會有點喘,走個10分鐘大概就會看到車站囉,車站有個看板會標示火車經過的時間,我到的時候是14:30,大概在等個10多分就可以看到火車,而旁邊有大概3~4家鐵皮屋的商家在賣原住民料理,像是烤肉、烤香腸等等,也有火龍果冰沙,也有戶外的餐桌可以坐,蠻多人在這裡休息的~
因為晚上男友姊姊邀我們吃buffet,所以我們忍著沒吃只點了火龍果冰沙,但是味道太淡囉~火龍果冰沙排隊點完火車剛好來囉~說實在的真的蠻美的唷,有種放鬆渡假的悠閒感~
剛好逆光拍不出來放鬆渡假悠閒感被我拍出滄桑的感覺了!


看起來好好食,你看那條香腸是怎麼一回事!

接著出發前往賓朗買香腸【卑南鄉賓朗村賓朗路300號】,因為台東製造介紹說甚麼回鄉必吃,念念不忘的好滋味,所以我耳根子軟的一定要去買來吃吃~到的時候還看到一個開賓士的杯杯冒雨(那時候開始下小雨)停在對面,衝過去買來吃,我更深信他鐵定會很好吃的!
買好在車上的時候(他沒有內用喔),我們並沒有馬上食用,想說美食該配美景,所以想前往檳榔四格山步道(開車10分鐘登頂5分鐘的超EASY行程+可眺望美景),老實說這期間真的很痛苦,因為真的太香了,然後又找不到路,網友說很難找,確實很難找,所以半路放棄了,在某個山腰上看出去也蠻美的,我們就啃起來了,真的還不錯吃,只是男友說他給的蒜頭太老了!(但她很大方蒜頭隨你拿欸)

回到市區以後前往鯉魚山步道,鯉魚山步道之前來好幾次台東,都不知道的景點,節錄一下從台東市區之旅關於他的介紹:
台東鯉魚山步道位於市內的鯉魚山,步道起點於山後,由正氣北路109巷進入,以木石搭建的步道綿延向上,沿途有著原始的山林草木相伴,來回約1.5小時。
全長約1.7公里的鯉魚山步道,適合在清晨時造訪,輕柔的陽光伴著愉快步伐,從踏上的那一步起就徜徉在自然芬多精的氛圍裡,連呼吸都很暢快。步行數十公尺後,來到鯉首觀景平台,在這裡稍作歇息,調適運動初期的窒礙感;接著向上行至鯉眼觀景平台,這裡是步道全段最精華的觀景處,向南望去將台東市區盡納眼底,心情也隨之開闊。

我第一次這樣看到台東市區,好可愛
全程要1.5小時,但我們到的時候有點晚了,加上姐姐說這裡太晚的話怕危險別太大逗留,所以我們只走了30分鐘,趁天還沒暗下來就回程了,但老實說這邊走路還蠻舒服的,沿路也看到很多當地居民在走路,還有聽到人家互相問候說你走第幾趟啦?也有看到人家拿著掃打沿路在掃著,所以其實沒有太大的害怕,尤其在可瞭望處看出去的美景真的很漂亮喔!台東的小房子像是玩具一樣密密麻麻的排著,風徐徐地吹來~下次來台東要挑個早走一下!

晚上姐姐請客,所以我們直接去桂田酒店的buffet用餐,用餐完還去搭了電梯,他們的電梯是透明的,透明的地方是面向中庭,看出去的景觀經過設計蠻漂亮的,也順路看了他們的健身房雖然不大但蠻舒適。

以上是今天的行程,不會很趕,每個行程都不到一小時,也只安排了一個是觀光客較多的觀光景點,所以不會有連假所以出門塞車人擠人的疲累感!又可以看到美麗的景色~有要去台東的話,第一天或回程其實可以考慮看看喔~


下篇再來介紹這次台東之旅的主角-栗松溫泉。


2016年3月14日 星期一

劍道初體驗(4)之上課流程

目前上課邁入第4個月,來說一下上課的流程~
通常我是每個星期一跟星期四練劍,練劍時間是從晚上6:30~9:00。

到劍道教室後,首先開門以後行個站立禮,進入教室後再對著教室行個站立禮,脫鞋進入到場後向老師敬禮,就可以準備去換上劍道服及穿上護具(面具跟甲手先不用)~(換上劍道服前記得去上個廁所,不然換上以後如廁不方便)

課前先做個暖身體操,這時候社員會圍成一圈,將竹劍置於圈圈中心點(如下圖圖示,圈圈是人站立的地方,中間即是竹劍),通常會由社長帶操:


暖身操
1.擺臂半蹲 2.擴胸 3.體側 4.轉腰 5.前彎後仰 6.手腕腳腕 7.壓腿 8.低壓 9.弓箭步
10.擺臂 11.頸關節(前後左右) 12.拉手 13.後拉 14.拉小手 15.拉腳 16.原地跳躍

接著拿起竹劍,做竹劍操,竹劍操由社長喊拔刀以後維持中段姿勢,再由社長帶領做操,一樣是剛剛隊形做操。

竹劍操
1.正揮劍:30下(揮劍部用力,姿勢正確為主)
2.正擊面:30下(快上快下,停頓,聲音宏亮)
3.左右面:30下(45度,左右面打擊)
4.左右胴:30下(左右角度不可過大,定點停頓)
5.小手:30下(蹲馬步,邀挺直,打擊手部)
6.跳躍擺震:50下

這時候基本暖身算完成,時間大概是7點,接著集合,老師坐在上位,學員們依資歷在下位排成一列,坐下(跪坐),將甲手至於右側前方,並與排頭對齊,面具置於甲手上方,頭巾在置於面部上放。兩手至於腿上。

老師會與社員們精神喊話或敘敘家常,接著就像道館敬禮,然後再向老師敬禮,戴上護具。

護具穿戴完成後,社員們兩組兩組練習(如下圖示),上位是比較資深的,下位比較資淺,然後上位位置不會再變動,而下位則是練習完一個動作後,就像右移動一位,最右位跑向最左端,這樣才可以跟不同的人練習到~


每次遇到對手時都要先行禮交劍,接著老師會指定說要練習哪個動作,像是切反、打面6次、
打小手、胴,每一個動作完後也要跟對方行禮道謝後才往右移動。

這期間老師也會看學員有哪些動作不熟練會在個別指導。

我練習的動作還不多,但就我目前的觀察,其實是基本動作(面、小手、胴)的延伸,一開始是只練習打面、小手或胴過去,後來會漸漸會加入變化,像是小手+面(拔擊面),就是對方做出要打小手的動作,我要運用素振り(suburi)的學習馬上作出打面的動作。

最近學的是拔擊面、拔擊胴、升擊面、摳跌面、摳跌胴

拔擊面:對方打我小手,我要做出像素振り的動作,快速後退後又往前攻擊他的面。
拔擊胴:對方打我面,我要趁他舉劍時快速打胴。
升擊面:將竹劍升到對方眼前,產生威嚇的效果後,快速打面。
摳跌面:先小步前進打對方摳跌,目的是要鬆懈對方中段,並快速打面。
摳跌胴:先小步前進打對方摳跌,目的是要對方舉手打我面,並快速打胴。

所以基本動作真的要很扎實,不然的話這些動作要連續使用,一定會不熟悉,反應也會跟不上。

註記一下我105.3.14上課要改正的錯誤
1.中段沒有維持在中心位置。
2.右手太過用力及僵硬,希望自己揮出去的劍能越來越柔軟又帶著力量。
3.切返時要推對方的部分姿勢不對,應該將竹劍舉在腰間位置在推我舉太高。
4.打胴時手尚未舉高拉起就急著出劍。
5.力道夠了但準度還不夠。


練習完後,大概已經8點,會脫面休息10分鐘,接著在重新穿上護具,這期間是自由對練,學員們可以去請前輩指導,老師通常會站在最上位,資深的前輩們再依資歷排在老師的旁邊,舉例來說,老師跟資深前輩中間雖然有很大的空位,但是你想請教的前輩比前面所說的資深前輩資淺的話,你們要練習時也該排去資深前輩的旁邊練習。



學員們則是排在下位練習。
對練前還是要先行禮以後才開始動作,結束時也要敬禮。
尊重老師並為了加強自己,不該讓老師等待,如果有學員正在跟老師練習,可以排在旁邊,等他們練完以後補上。老師通常會希望每位學員都有跟老師練習到。

老師會依你的資歷給不同的動作指令,初階的會給指示動作,學員配合練習,老師在指正。
厲害一點的就不說兩人直接對打了~

到了快9點對練結束,老師在上位,學員排成一列坐下,跟一開始集合時排列動作一樣,等老師脫面後,學員們跟著脫面,老師會喊"默息",學員們閉眼靜坐,調整呼吸,接著老師一個擊掌後,大家才睜開眼睛,老師會講評一下或關心一下學員,才喊下課,學員們像教室及老師敬禮,到此課程結束。

接著學員們會去像剛剛有對練到的前輩道謝,通常這時候會集體去向老師在感謝一次,再去跟前輩們到謝,寒暄一番。

然後就可以脫護具、道服,回家休息囉~

註記一下
1.上課期間不能喝太多水,太劇烈的運動會想吐
2.我的面具太大了所以裡面頭頂部分會再加一個毛巾。
3.下課以後通常不會餓,我會跳過晚餐喝水或水果或豆漿。
4.晚上上課的問題是睡前大腦還很興奮,所以很累但無法馬上睡著。

高雄茂林【情人瀑布、多納吊橋、小長城】1日行

每年在跨年後,總會覺得今年該做點不一樣的事~
今年過年完第一個連假就是228!
左思右想該做些甚麼事,後來想了想想要騎機車環島,很認真的查了環島3極點,還把休息的時間,每個時間該到達的地點,蔡阿嘎的環島影片介紹看了看
最後想到每天要騎8小時,但不知道自己的能耐如果這樣貿然的前往太危險了!
決定在前一個禮拜自高雄市區到茂林單程2.5小時騎乘來練習看看!
這次高雄市區到茂林的行程:
高雄市區出發>茂林遊客中心>情人谷瀑布>情人吊橋>茂林村紫蝶3D>小長城>多納吊橋>回程。
人員:我、男友,應備物件:機車125CC一台、水、零食。
其實茂林的景點這樣連貫下來很適合一日遊的行程,路線也不像要去奮起湖一樣的山路繞來繞去,連假塞車總是讓人沮喪可是南部的山人潮卻不多,是因為山的高度不夠高,所以林種比較沒有那種乾淨的森林感,還是因為觀光局的推廣不夠,還是因為少了老街的可以吃喝的行程,這我不不得而知,但每次看到不錯的景色時候總會想著要是多一點人看到就好了(可是如果人真的又太多會覺得很阿雜的矛盾心情)…

早上9點騎台1線出發,沿路車少好走,過高屏大橋風大(以往每次都是開車,第一次騎機車覺得橋面好寬風好大景色不錯),下高屏大橋後會在右手邊遇到中油加油站,進去加油兼如廁,這邊的廁所很乾淨明亮,整理得很好,是我目前經歷過的中油加油站第一名!
經過屏東市區時,開始沿路尋覓可以帶去茂林吃的食物,像是飯糰或是肉粽在經過摩斯漢堡在過去一點時,餘眼瞄到一家矮矮的鐵皮屋在賣肉粽菜粽,停車買了兩顆,老闆還有幫忙拆好,分放在紙盒中,附贈了花生粉及甜甜醬油膏及2碗豆腐味缯湯!這麼大小總價只要70!



接著續騎時沿路出現屏東熱帶農業博覽會的旗子,好奇一下看了時間到2/29剛還今天也有,經過時看了一眼場地很大,心裡想著回程的時候如果有時間去逛逛
11點在要抵達茂林遊客中心的大津橋上(要過橋前)看到橋邊坐了至少有5隻猴子!應該是母猴帶著小孩在曬日光浴~接著抵達茂林遊客中心,在這裡使用了廁所及飲水機,還進去拿了一份導覽圖!
接著前往第一個景點,情人谷瀑布,情人谷瀑布的路徑很不明顯,在經過很像收費站的歡迎光臨茂林風景區後,會經過一個大橋,幸好這時候有人站在橋上指揮我們別上橋而是從左側的小路騎下去,繞了一個很大的彎曲後會騎進黃土的小路,順著騎就會抵達,抵達以後會看到一間公廁跟一小段的瀑布,所見的為第一層瀑布,旁邊有個階梯,順著上去即為第二層瀑布,上面寫說上去有10分鐘,一開始是一長段的階梯,在你想著到底還要多久到了沒的時候,就會看到溪流,溪水冰涼很舒服,接著走過一座橋,旁邊有一個涼亭,涼亭走過去就會看到第二層瀑布,比第一層來的壯觀,瀑布旁邊的山壁有綁了一條粗麻繩,我想應該有人在夏天的時候在這裡跳水!










接著順路走了情人吊橋~

時間這時候也將近12點,前往茂林村紫蝶3D館吃午餐,在這裡用了剛買的肉粽,真的很好吃!以往的戶外行程也會在沿路上買肉粽,這次的最好吃,還有豆腐味缯湯可以吃,很後悔沒有一人買兩顆~
不過茂林村紫蝶3D館外面還是有覓食處,我們還吃了竹筒飯跟烤肉堡,配了自己帶的小餅乾~





吃飽後吃了一下賞蝶步道,會來到茂林活動中心,對面有個小廣場,這邊會看到在標記紫斑蝶,我記得這邊都會有導覽的活動可以問問遊客中心,後方的步道有10分鐘的路程也有1小時的路程的,因為剛吃飽我們只挑了10分鐘了路程順走一圈。
接著續騎前往小長城,這邊的路途約要騎乘半小時,經過一座橋橋上有一隻展翅的老鷹的裝置藝術時,就表示要到了,路上抬頭會看到一條很長的吊橋,就是多納吊橋,多納吊橋其實可以直達,但我們選擇了從小長城過去,小長城景色優美,在山陵線設了一條木棧道,兩邊景色優美又可以看到兩邊的溪流(但今天天空因為沙塵的關係有點灰,河床也是乾的),小長城時間約20分鐘後會接著一長段水泥路下坡約10分鐘,即看到多納吊橋。







以下摘自交通部觀光局國家茂林風景區對於多納吊橋的介紹:
區位:位於進入美雅谷入口前約200公尺,位於萬山和多納之間的kubia龍頭山,往多納上方一座很高的吊橋。
從日治時代這個就是茂林區的人尤其多納的族人必經的路徑,全長232公尺、高103公尺,它是多納人起步發展很重要的橋樑,也是族人與親人、情人、朋友道別的情之橋。
「多納吊橋」,實際上並不位於多納,甚至還有一段距離,其地理位置距離萬山較近,這是因為龍頭山隔壁的部落就是萬山里。萬山曾經遷徙,原本是位於步行需要花3天時間的深山中,後來因為日據時代而需要管理戶籍,因此在民國45年的時候,部落正式搬遷到這裡。另外茂林里則是在民國36年遷村,在未遷移時,舊茂林部落是需要走一天的山路才能抵達的。
有懼高症的我一看到吊橋就開始流手汗,橋邊有洗手台我還先洗了洗走,接著緊抓著男友不放過橋,103公尺深真的好深,走到一半還是覺得好長,畢竟232公尺就是操場一圈!所以只好閉上眼睛往前了!但不怕的人應該會很享受的!
回程的時候一樣方式前進,但走到一半居然有機車通過,是一位阿杯!阿杯這橋不是不能騎車通過嗎!QQ




以上是今天的行程,接著又得騎車2.5小時回程囉!
結果我在回程才半小時的路上開始度辜,眼皮一直沉重,在有村落的地方趕緊在711休息,趴睡了10分鐘,也在此證明,我可能無法環島,會受不了,所以在此打消念頭!
接著回程又在屏東熱帶農業博覽會逛了一下,很多人很多車,其中還有一區是介紹所以得瓜類種類,整條路都是好多好多種類的瓜類組接而成、南瓜、冬瓜、光是南瓜就很多品種,一開始會很新鮮有趣,後來就走完一瓜又一瓜綿綿不絕!但是老少咸宜的地區,過年的時候可以來這裡度過半天時光!



總結:今天的行程還不錯,只是年紀有了,騎機車果然有點受不了!但想想老師50多歲最近才挑戰48小時環島,我就不能說自己老(可是他騎的是哈雷阿坐起來比較舒服吧!??)